回字纹因为其形状像汉字中的“回”字,所以称之为回字纹。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就会发现身边许多回纹的装饰纹样:布匹上面的正反回纹,瓷器上面的单回纹,就连诺基亚新出的一款手机键盘也采用了回字形的设计,回纹在古典家具上面的运用之处就更枚不胜举了。回纹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饰,经历数百数千年的演变,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
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和商周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上,回字纹还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装饰纹样,青铜器上的回纹身影一般出现在青铜器颈、腹、足等位置,做为地纹来烘托主纹,也有直接用回字纹做主要装饰纹样单独出现在器物的颈部和足部位置的情况。商代是回字纹开始大规模兴盛的时代,作为青铜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回字纹以它简朴凝练的风格使得青铜器祭祀礼器更具庄严、厚重之感。到了商末周初,由回字纹产生的丰富变化形成几种变体的新型装饰纹样,如曲折样式、三角样式、钩连样式等
回字纹由单体回纹以间断排列的形式组成边饰,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有的回纹以变形手法绘制。入明后,回纹改变其原来独立单体间断排列形式为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回纹边饰。明永乐时期,回纹边饰以两方相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的回纹边饰。明宣德以后,除少数回纹仍作一正一反的两方相连外,多数回纹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